1. 成吉思汗陵園簡介
現今的成吉思汗陵經過多次遷移,直到1954年才由青海的塔爾寺遷回故地伊金霍洛旗。陵園占地約5.5公頃,對研究蒙古民族乃至中國北方游牧民族歷史文化,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核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緊鄰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區為5A級景區。
2. 成吉思汗的陵在哪里
現在所說的成陵指的是供奉成吉思汗靈位的八白室 在內蒙 蒙古君主的墓地在起輦谷 大約是外蒙的古連勒古 具體位置不詳
3. 成吉思汗陵具體位置
不是,現在所謂所有成吉思汗陵都是謠傳
4. 成吉思汗陵園簡介圖片
成吉思汗陵,原為全體蒙古民眾供奉的“總神祗”—八白宮(室)。
為永恒祭祀成吉思汗而建立的白宮,隨著歷史的變遷,蒙古王朝和守護、祭祀部落鄂爾多斯部的變遷,輾轉南北,經受了歷史的變幻。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始建于鄂爾多斯的祭靈白室,起初一直處于隱避狀態。
守護、祭祀成吉思汗宮帳的部落鄂爾多斯人于明天順年間(1460年時)從漠北高原開始進入寶日陶亥即黃河河套地區,1465年(成化元年)和1496年(弘治九年)大量入駐寶日陶亥地區,成吉思汗漠北的奉祀之神和四大鄂爾多也隨著鄂爾多斯人逐漸遷移至該地區,與始建于鄂爾多斯的成吉思汗奉祀之神合并,形成諸多白色宮帳,俗稱八白宮(室)。從而,寶日陶亥地區,也被稱之為“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意為有諸多宮殿的地方。它來源于成吉思汗宮帳“鄂爾多”一詞。即指有成吉思汗八白宮等諸多鄂爾多的地方。
1649年(順治六年),成吉思汗后裔、鄂爾多斯濟農、伊克昭盟首任盟長額璘臣將八白宮及蘇勒德等圣物,從黃河南岸的伊克召遷移至郡王旗,安奉在巴音昌霍格河畔的草地上。從此,這個地方被稱之為“伊金霍洛”(圣主的院落)。
1939年6月,為避開戰亂,將成吉思汗與孛兒帖哈屯靈柩,忽蘭哈屯靈柩和成吉思汗戰神哈日蘇勒德(黑纛)西遷至甘肅省榆中縣興隆山。1949年8月初,再遷青海省塔爾寺,1954年4月7日請回伊金霍洛故地。
1954年,在中央人民政府的親切關懷下新建成吉思汗陵園,1956年陵園落成。以后幾次進行擴建建設,特別是2004年開始進行全面修繕建設,使成吉思汗陵顯示出草原帝王陵雄姿。
守陵部落鄂爾多斯部及達爾扈特人,近八百年來世代守護、祭祀成吉思汗陵寢原型“八白宮(室)”,完整地繼承和保留了十三世紀蒙古王朝時期的神秘的祭祀文化和獨特的宮廷禮儀文化。
5. 成吉思汗陵園簡介資料
玩一天。
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區,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是世界上唯一以成吉思汗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區,是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內蒙的景點都可以用一個字形容——大,上午你可以步行走到陵園宮殿,還要大概十分鐘的樣子吧,而且路上還有敖包和白塔,停下來拍拍拍又繼續前行。
出了陵園宮殿右手邊有個祭臺,走過去也要個五分鐘的樣子,但是被圍住了也上不去,所以遠遠拍了張照就返回二次檢票入口外的停車場了。
下午,你可以體驗騎馬,在體驗騎馬之前,最好穿上騎馬的馬靴,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在騎馬的過程中磨到腿,如果在騎馬的過程中,一旦發生了落馬的情況,穿上馬靴的話,也不至于讓整個腳嵌在馬蹬里面。不過,來到草原,騎馬馳騁在草原上,一定會感受到草原的魅力。
然后晚上去嘗嘗蒙古族的正宗羊肉。
6. 成吉思汗陵介紹
您好,成吉思汗之墓在巴音昌呼格草原。成吉思汗陵簡稱成陵。是蒙古帝國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爾多斯市區40公里。
7. 成吉思汗陵園旅游攻略
成吉思汗衣冠冢公園叫一成吉思汗陵園 ,簡稱成陵。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爾多斯市區40公里。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處始終是個謎。
8. 成吉思汗陵園簡介和歷史
元代皇陵到此為止,一座都沒有被考古發現,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元代特有的“密葬制度”,究竟何為密葬呢?咱們用一個小故事來說明:
當年成吉思汗死在了征討的途中,下面的人便按照其遺囑,不樹不封秘密下葬在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之上,為了埋葬成吉思汗,蒙古人并沒有仿效漢人營建巨大地宮,也不在埋葬地營建任何地面建筑物,據說成吉思汗的尸體被安置在一顆巨大的樹干挖成的棺木之中,在一處非常不起眼的地方挖一深坑埋葬之,在回填完封土后,讓數千騎兵在其上踏平之,據說為了讓自己的后代能知曉埋葬的大概方位,會特意在埋葬處當著母駱駝的面殺死一只幼駱駝,之后等墓地之上長滿青草后分辨不出墓地方位之時,母駱駝是可以聞到小駱駝血的味道的,只要母駱駝在一個地方不走了,那么此地就是當年的陵墓所在地,但是在母駱駝死后,陵墓的具體地點便無人知曉了。
據說之后的元代皇帝下葬的方式,都沿用了這個辦法,他們認為,自己來自于草原,靈魂也是自由的,他們對肉身不是太在意,不太認同事死如事生的漢族傳統觀念,他們認為只要自己的肉體下葬后不被人毀掉,他們的靈魂就會升天,所以他們自然不希望自己的死后的肉體被后人發現所擾動,所以便使用了密葬。也就是為什么至今一座元代的皇陵都未被發現的原因,而那些注重死后享樂的皇帝們,比如清代的乾隆,其清東陵裕陵在其下葬不到200年便孫殿英炸開,其尸體慘被扔到角落任盜墓官兵踩踏侮辱,所以密葬未嘗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