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大足石刻】
1. 大足石刻介紹
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規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龕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其景點順序依次為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5處,一般人們所提及的大足石刻大部分都指的是寶頂山石刻。
建議游玩景點順序:先去南山石刻,再去寶頂山石刻。南山石刻的規模較小,而寶頂山石刻規模大完整。
2. 大足石刻位置
大足石刻位于重慶市,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為范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中國唐、宋時期的石刻造像藝術。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石刻注重雕塑藝術自身的審美和形式,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發展的佳例。
在立體造型的技法上,運用寫實與夸張互補的手法,對不同的人物賦予不同的性格特征,務求傳神寫心;在選材上,既源于經典,而又不拘泥于經典
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和創造性;在布局上,是藝術、宗教、科學、自然的巧妙結合;在審美上,融神秘、自然、典雅三者于一體;在表現上,突破了一些宗教雕塑的舊程式,有了創造性的發展,神像人化,人神合一。
3. 大足石刻的十八地獄
唐末、宋初時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并陳,是著名的藝術瑰寶、歷史寶庫和佛教圣地,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石刻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后的豐碑。它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唐、宋時期中國石窟藝術風格的重大發展和變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并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好而著稱于世。
寶頂石刻的十八層地獄圖堪稱經典。這組地獄變相巖刻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大幅群像,雕刻分為上下兩層,上面刻的是菩薩像,下面是地獄情形。
十殿閻王以示公平,一起來裁決人一生的善惡,下面還有一桿“業稱”一面“業鏡”,這相當于法律條文和尺度,來衡量被審判之人生前做的好事和壞事的多少,來判刑是否下地獄,下到哪一層地獄。
介紹一下十八地獄的內容,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對照一下:
第一層:拔舌地獄
用來懲罰生前喜歡說空話假話吹牛的人,懲罰方式是將舌頭慢慢拽長,慢慢折磨,而非一下拔下。
第二層:剪刀地獄
用來懲罰像《水滸傳》中王婆哪類唆使犯的,懲罰方式是剪斷十根手指。
第三層:鐵樹地獄
用來懲罰離間骨肉,挑唆親人不和之人,懲罰方式是將人吊于鐵樹的利刃之上。
第四層:孽鏡地獄
可以將在生前隱藏犯錯之人的罪惡照出來,再判刑到其它地獄受苦。
第五層:蒸籠地獄
用來懲罰長舌婦,誹謗陷害過他人,懲罰方式和投入蒸籠里蒸并投入拔舌地獄,是拔舌地獄的升級版。
第六層:銅柱地獄
用來懲罰惡意縱火的人,懲罰方式就跟《封神榜》里的炮烙銅柱一樣的。
第七層:刀山地獄
主要懲罰褻瀆神靈者,懲罰方式是爬刀山,這樣的恐嚇也是當時人維護宗教信仰的一種手段。
第八層:冰山地獄
主要懲罰殺生和墮胎的人,忍受寒冷之苦。
第九層:油鍋地獄
主要懲罰鋪張浪費大吃大喝之人,因為亂吃東西就鼓勵了殺生,所以和尚尼姑一生吃素。這個懲罰方式是我們最常聽說的了。
第十層:??拥鬲z
這一層是為動物牲畜伸冤的地獄,如果有人在生前胡亂殺害虐待小動物,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的生靈的痛苦之上,就要下此地獄,被野牛頂翻、踐踏,感覺這一條到今天都很受用,應當推廣一下。
第十一層:石壓地獄
主要懲罰的是丟棄自己子女的人,懲罰方式是被石頭重壓。
第十二層 磋錐地獄
主要懲罰的是吃葷的出家人和糟蹋糧食的人,懲罰方式是被磨成肉末。
第十三層:血池地獄
主要懲罰的是不孝敬父母之人,投入血池中受苦。
第十四層:枉死地獄
主要懲罰的是自殺的人。
第十五層:蹀刑地獄
主要懲罰的是盜墓賊。
第十六層:火山地獄
主要懲罰的是行賄受賄、偷雞摸狗之人,趕入火山火燒不死。
第十七層:石磨地獄
主要懲罰的貪官污吏、欺壓百姓之人,懲罰方式是被磨成肉醬。
第十八層:刀鋸地獄
主要懲罰的是誘拐婦女兒童之人,將其鋸成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