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黃山】
黃山,古稱黟山,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境內,山境南北長約40千米,東西寬約30千米,總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素有“天下第一奇山“、“天開圖畫”、“松海云川”之稱,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古代道教名山之一、中國最著名的山岳之一。
其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稱,主峰蓮花峰海拔高達1864.8米,與光明頂、天都峰并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山體主要由燕山期花崗巖構成,垂直節理發育,侵蝕切割強烈,斷裂和裂隙交錯,長期受水溶蝕,形成花崗巖洞穴與孔道。
黃山集八億年地質史于一身,融峰林地貌、冰川遺跡于一體,兼有花崗巖造型石、花崗巖洞室、泉潭溪瀑等典型地質景觀;前山巖體節理稀疏,多球狀風化,山體渾厚壯觀;后山巖體節理稠密,多柱狀風化,山體峻峭,形成有“前山雄偉、后山秀麗”的地貌特征。
黃山境內分為溫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釣橋、浮溪、洋湖、福固九個管理區,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其中“蓮花”、“光明頂”、“天都”為黃山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黃山境內有大量的文化遺存,如古蹬道、古楹聯、古橋、古亭、古寺、古塔等,另有現存摩崖石刻300余處,孕育了中國山水畫“黃山畫派”;黃山境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4.7%,植被覆蓋率達93.6%,已知脊椎動物達300余種,鳥類170余種;是安徽省旅游的標志、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征,世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之名。
黃山素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之美譽,其境內峰巒疊嶂,巧石林立,青松爭奇,煙云萬象,形成了曼妙奇絕的自然景觀。作為中國的傳統名山,黃山承載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擁有古建筑、古蹬道、摩崖石刻等,并孕育了中國山水畫“黃山畫派”。
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及畫派、石刻、古道、文學、名人“五勝”聞名。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為黃山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1990年,黃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