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北京皇家祭壇:天壇】
一、華夏文明的積淀之一天壇
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壇有垣墻兩重,分為內壇、外壇兩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內壇。
天壇主要建筑在內壇的南北中軸線上,圜丘壇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壇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中間有墻相隔。兩壇由一座長360米、寬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橋(也稱海墁大道或神道)相連。丹陛橋兩側為大面積古柏林。內壇西墻內有齋宮,是祀前皇帝齋戒的居所。外壇西墻內有神樂署、犧牲所等。
壇內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齋宮、無梁殿、長廊、雙環萬壽亭等,還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勝古跡。
二、文化活動
祭天作為人類祈求神靈賜福攘災的一種文化行為,曾經是中國古代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至清末,一直舉行祭天典禮,綿延約五千余年,可謂淵遠流長。’
三、天壇的寓意和象征
整體建筑規整有序,呈“回”字形布局,分為內壇和外壇,壇墻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祈年殿本身也反映了中國古人重農的思想,用祈年之名表達出祈禱農業豐收的含義。
四、特色建筑
1 | 皇穹宇 |
2 | 皇乾殿 |
3 | 祈谷壇 |
4 | 祈年殿 |
1. 皇穹宇
2.皇乾殿
3.祈谷壇
4.祈年殿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