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明清故宮】
一、明清故宮的時代背景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帝王宮殿,那時候叫做紫禁城!講究天人合一規劃理念,位于北京的中心,占地72萬平方米!
明成祖1406年開始建設故宮,歷經14年初步建成。規模巨大,建筑材料都是用頂級的!比如那些金貴的楠木,多生長在崇山峻嶺里,明成祖派進去砍伐的人,至少有一半就死在這險惡的山水里,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來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價。開采修建宮殿的石料,同樣很艱辛。保和殿后那塊最大的丹陛石,沒有先進的工具,只能用數以萬計的人力去開采和運送。還有那些金光閃閃的石磚,都是在特定的地方燒制的!光是準備這些木頭,石材,瓦磚,就花費了11年的光景!
清朝時期,故宮經歷了改朝換代后,有些建筑被毀于戰亂!所以清朝統治者又對故宮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才有了現如今我們看到的模樣。
不管明朝也好,清朝也罷,也只有帝王才有人力和物力財力去建出這么一座無與倫比的宮殿群落!
故宮建成后,是帝王權貴的主要活動場所!包含了帝王帝后活動,等級高低制度的決定,還有各種各樣的宮斗和權力拉扯的斗爭,宗教祭祀等,儼然是一座小城,保羅萬象!但畢竟是帝王氣象,權力是人最大的欲望,在故宮里,比刀山火海更兇險!
明清兩朝,五百多年!故宮見證了這人世間最頂峰統治階級多姿多彩與冷酷殘忍的生活畫卷,同時,也見證了封建制度走向滅亡的悲歡離合!
二、館藏文物
經典藏品:
1.繪畫:故宮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繪畫近420件, [71] 其中17件入選國家文物局《第二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書畫類)》。故宮藏有諸多中國繪畫史上的孤品、絕品。如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隋展子虔《游春圖》、唐閻立本《步輦圖》等。

2.書法:故宮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書法310件,其中11件入選國家文物局《第二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書畫類)》。故宮藏有諸多中國書法史上的孤品、絕品。如東晉王獻之《中秋帖》、東晉王珣《伯遠帖》卷等。

3.瓷器:北京故宮擁有35萬件陶瓷器,包括一級品1100多件,二級品約5.6萬件,另有從全國200多個窯口所采集的3.6萬余片陶瓷標本。收藏特色尤其體現在三國至唐五代陶瓷器、元瓷、清中晚期御窯、宮廷陳設用瓷、紫砂器、多釉彩大型瓷器、清御窯生產資料、歷代民窯瓷器和考古發掘資料。

4.銅器:故宮藏歷代銅器1.5萬余件(不包括錢幣和銅鏡),其中先秦青銅器約1萬件,有銘文的1600余件這三個數量均占中外傳世與出土數量總和的十分之一以上,故宮是世界上收藏中國青銅器數量最多的博物館。另有歷代錢幣1萬余枚、銅鏡4000面、印押1萬余件。故宮青銅器館設在承乾宮和永和宮。

5.玉器:故宮藏玉器28461件,涵蓋中國主要歷史時期,尤以清代宮廷玉器為收藏特色。故宮玉器館設在東六宮的鐘粹宮。

6.鐘表:故宮收藏中外鐘表1500多件,外國鐘表包括英國、法國、瑞士、美國、日本所產精品,體現了18世紀至20世紀初世界鐘表制造業的最高水平。故宮鐘表館設在奉先殿。

7.甲骨文:故宮博物院所藏甲骨總數,20世紀60年代調查粗估有22463片,占世界現存殷墟甲骨總數的18%,僅次于國家圖書館(34512片)和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25836片)。

8.詩作:2014年7月,故宮博物院在清理文物時,工作人員在庫房里發現了兩個箱子,上面寫著“乾隆詩稿”,打開后,竟然是乾隆皇帝的2.8萬首詩的詩稿。過去庫房里有1.7萬多首乾隆的詩,加上這次的發現,有4萬多首。史傳乾隆皇帝喜歡吟詩作賦,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作。

故宮游玩交通信息
北京市區乘坐1路、2路、52路、59路、82路、99路、120路、126路、觀光1線、夜17路、夜1路、夜2路、專2路在“天安門東”站下車然后步行約900米到達午門?;?,乘坐1路、5路、52路、99路、觀光1線、夜1路、專2路公共汽車在“天安門西”下車,然后步行約1000米從午門進入。
乘坐地鐵1號線在“天安門東”站下車,步行約900米,即可從午門進入故宮。
故宮不設停車場,周邊的公共停車場也較遠,故不建議駕車前來。